罗德-迪克倒吸一口冷气道:“这一仗如果是这么打,那麻烦就大了!乌鲁克军团先攻后守,将战线推进到最有利的地形再收缩。只要能守得住,就等于开辟了一片新疆域,而且整个叙亚沙漠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中。”
阿蒙点头道:“从乌鲁克城邦到海岬城邦,贯穿叙亚沙漠的东西两端都在巴伦王国的控制之下,无论是向北推进还是从东侧的基什城邦攻击都克平原,便再无后顾之忧。这一步棋下的非常狠啊,就算将来他们不能永远的占领海峡城邦的一隅,也可以趁机控制都克平原取得最大的战略利益。”
罗德-迪克张大嘴道:“如果这一切计划都能实现的话,巴伦王国将会取代埃居帝国成为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而且毫无疑问,吉尔伽美什也会成为史上最伟大的英雄,他的威名甚至会超越神灵。
阿蒙摇头道:“这只是一个宏伟的愿望,是他们心中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遥远的梦想,第一步就是要完成割占海岬城邦的目标,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阻止的。”
乔治皱着眉头直叹气:“这一仗没法打啊,法老命令我们在边境线上阻击乌鲁克军团,他们是远道而来,而我们是依托阵地防守,本应占优势。可如今我们的兵力和战斗力远不如对方,海岬城邦的边境上也没有什么堡垒工事可以利用。迪克城主,你主政海岬城邦这些年,就没有想到这些吗?”
罗德-迪克苦笑道:“怎么会没想到呢?我父亲在任时就考虑到了,但是你们看看地形,漫长的边境线呈散开的弧形,是一望无际的戈壁平原,根本无险可守,从任何一点都可以轻松的突破。在这么漫长的戈壁边缘修筑防御工事,不仅劳民伤财而且意义不大。
况且有叙亚沙漠阻隔,上百年来这里一直太平无事,我有什么理由耗尽城邦的人力、物力、财力,大举修建无意义的工事?我这些年也做了很多准备,将最重要的堡垒修建在红岬镇,那里也是我为远征大军囤积物资的地方,地点就在阿蒙总指挥画的那条线中央。”
众人讨论了半天,得出的结论还是首战必败,在国境线上根本挡不住乌鲁克军团的进攻。正在一筹莫展之际,阿蒙见亚里士多德一直沉吟不语,特意问道:“先生,您也听见了大家的分析,此战必败,请问有什么建议?”
在其位、谋其事、行其权,阿蒙做出了战略撤退的决定,并且命令后方的荷鲁斯军团与伊西丝军团赶到红岬镇一带布置防线,接应安拉-军团与塞特军团后撤。他却主动放弃了从边境到红岬镇近两百里的战略纵深,不清楚法老对阿蒙的决定是否满意,但法老并没有更换战场总指挥,在这个关头还是战事要紧。
阿蒙在沿途布置了几道防线,并不要求防线上的将士死守,接战之后就可以撤退。后面的防线负责掩护退下来的前军,按照这种方式一层层就像剥皮似的退守,以此延缓对方先头部队的推进速度,掩护人员与物资向后方转移。阿蒙本人则先行一步,赶往红岬镇指挥真正的主防线布置。
……
乌鲁克军团的先头部队势如破竹,摧枯拉朽般攻破海岬城邦的边境关隘长驱直入。沿途阻击自然由安-拉军团来执行,虽然阿蒙不要求他们能守住,但层层设防的士兵作战仍然很英勇,这支在战场上磨练出来的精锐之师损失颇重。
阿蒙在红岬镇以东布置了三道防线,阻击敌人之后依次撤退,付出了伤亡近千人的代价,就连指挥阻击战的约翰也身受重伤。但他们成功的减缓了乌鲁克军团的推进速度,掩护了后方的人员与物资转移,只有一小部分不及撤退的居民陷落。
向前推进纵深近二百里,一路占领了大片的土地,乌鲁克军团在连续突防之后,那股势不可挡的冲击力被遏制了,到达红岬防线前方时,已经转入两军对垒的阵地作战态势。
此时重新整编的荷鲁斯军团和伊西丝军团已经赶到红岬镇,而塞特军团则从前方转移了大量物资和人口。阿蒙率领撤退的安-拉军团与大军汇合,扼守防线严阵以待。
红岬镇位于海岬城邦境内两片海洋间陆地最狭窄处,是进入埃居腹地的咽喉,有一条不太高的小山脉贯穿南北,山丘上杂树丛生、怪石嶙峋,像是一道天然的断续屏障。红岬镇处于山势相对平缓的拗口处,是商队来往的必经之地,很多年前自发形成了这一个规模不小的集镇。
后来罗德-迪克在这里修建了要塞,筑起城墙就像一座小型的城邦。当法老大军远征时,这个堡垒就是囤积物资的后勤基地。在红岬镇南北两侧,沿着小山脉就地取材开采石料也修筑了工事,地势开阔处还架设了粗木栅栏。
阿蒙一来到红岬镇,就意识到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再往后退,地势重新变得开阔平坦,不足百里之外就是海岬城邦的主城。
这里的山脉并不是很高,向着海岬城邦的一面相对陡峭,而向着边境的一面相对平缓。假如红岬镇与这条防线被乌鲁克军团攻占,那么敌人就会占据极大的优势,能抵御来自埃居腹地方向的反攻,所以这道防线绝对不能丢。
但要守住它也不容易,不能只龟缩在城堡与防御工事后面被动挨打,左右两翼的山脉一旦被突破,红岬镇就将陷入大军的包围之中。这里只是一个镇子,城墙并不算太高,很难抵御连续的攻击。镇中虽可以驻守大军,但困守其中又显得过于拥挤,不摆开战阵就失去了大军团作战的优势。
所以阿蒙制定的作战计划是在镇外摆开军阵对垒,以身后的城堡与工事为依托和掩护,交战不利可以从容撤退,稳固防守休整之后还可以再出击,要打的是一场艰苦的攻防拉锯战。
阿蒙在红岬镇意外的见到了加百列,这位大武士是被派来接替受伤回后方休养的伊西丝军团前阵指挥官龙影。法老大军与哈梯交战时,军中高手也有不少死伤,比如给安拉-军团送信的大神术师塞尚与大武士维嘉就身受重伤,此刻已无法再投入战斗了。圣女大人把加百列也派到前线,可见她对这里非常重视。
阿蒙对加百列说:“您来的正好,我的前阵指挥官约翰在阻击战中受了重伤已无法上阵,而伊西丝军团的阵容目前并不完整。我想将三个军团的精锐编成前锋战阵,就由您来担任前阵指挥官。这个任务非常危险,请问您是否愿意接受?”
加百列手按剑柄鞠躬道:“您是战场总指挥,既然是军令,何必问我接不接受?这是我的荣耀,感谢总指挥的信任!”
阿蒙当然信任加百列,他很了解这位大武士的忠诚与勇敢。想当初玛利亚就推荐加百列担任安-拉军团的前阵指挥官,阿蒙没有接受却选择了约翰,一方面是因为不想把圣女身边最重要的臂助带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地位的原因,他要有绝对的权威去指挥部下,约翰显然更合适。
但此一时彼一时,他如今已是战场总指挥,对前线战事至关重要的职务上,当然要任命了解与信任的人,加百列既然上了前线,那就是她了!这个任务也非常危险,因为很可能要面对大陆第一武士恩启都。
乌鲁克军团的目的,在檄文中说的也很清楚,他们是要割占红岬防线以东的埃居领土,檄文中提到的“大地与海洋的门庭”,指的就是红岬镇所在的位置。
由于阿蒙的战略后撤,乌鲁克军团想要的领土已经攻占下来,但还缺最后两件事没有完成。军事上,要攻占红岬镇以及两侧山脉上的防御工事,才能将这片地方守住。政治上,要逼迫埃居帝国割地求和,正式承认割让这片领土。这都是埃居法老不可能答应的,所以还需要一番大战来给出答案。
阿蒙派人将檄文呈送给后方的法老,又回了一封战书。他并没有扯神灵之类的废话,虽精通大陆上的各种文字,阿蒙本人却不太会写赞美诗一类的文体,回信很简单,就是约定三日后战场上见。
……
三天后,就在红岬镇以东的平原上,两国大军摆开了战阵。烈日下,铠甲与武器的反光亮的刺眼,战士们紧握刀枪,面对威武雄壮的敌人军阵,指节都有些发白,却人人站得笔直,汗水流下也忘记了去擦拭。
乌鲁克军团作战向来以实力取胜,军阵很正规,双辕战车排在最前面,车上有一名御手、一名单手持长盾拿着梭枪的武士、一名穿着皮甲配长刀的弓箭手。重骑队伍在前锋的两侧,后面是步兵方阵。
阿蒙又一次见到了吉尔伽美什。这位年轻而英俊的城主仍是那么高傲,他坐着一辆华贵的大车,车上插着一杆紫色的大伞,就在战阵前方的正中央。车上没有卫士,两侧连一名亲卫都没有,他就这样大大方方的如郊游一般,安坐于万军对垒的战场之间。
与阿蒙上次见到他的场景几乎没什么两样,所不同的只是吉尔伽美什此刻手中没有端酒杯,而是拿着一卷羊皮卷文书。座椅旁边放着弓箭与武器还有一支法杖,这位英雄系着华丽的披风,身上连铠甲都没穿。
吉尔伽美什坐在战阵之外的最前方,看似毫无遮掩,但任何人都不敢轻视。他的车前还坐着一名御手,是一位巨人般魁梧的大汉,车辕上放着一面巨大的盾牌和沉重的阔剑,那是恩启都曾斩杀洪巴巴的武器。
大陆第一武士恩启都此刻昂首端坐,他没有戴头盔,身穿一件古铜色的奇异鳞甲。阿蒙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察觉到,那铠甲上散发的强大气息非常熟悉,应该是用洪巴巴的蛇鳞所制成,必然还有强大的神术防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