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亦真亦假
秦伟的脑子里飞快地闪过了蒙恬的资料,传说中他是那个随扶苏一起消失的神秘人物,事实上这种可能还是存在的。蒙恬是山东人,战国时祖父蒙骜于齐国投靠秦昭王,领军攻打韩、赵,累官至上卿。父亲蒙武为秦将,曾与秦将王翦联手灭楚国。而蒙恬就是出身在这样一个名将世家。前221年,蒙恬追随大将王贲征战全国,因为战功卓著,于众多武将中脱颖而出,成为秦始皇的心腹大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蒙恬奉命北击匈奴,威震匈奴。随后他再度奉秦始皇之命修筑了从临洮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当初扶苏公子奉命修长城的时候,蒙恬一直都不离其左右。由此也能看得出来,秦始皇把扶苏送到蒙恬的身边,的确大有深意。而扶苏最终在蒙恬的陪同下隐姓埋名逃出关外,也完全是有可能的,毕竟那个时候消息闭塞,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有“鸡鸣狗盗”这样在现在人认为完全不可能发生的无厘头事件了不是吗?
真的会是那个巨大的秘密吗?秦伟忍不住再度打了个冷战,在他第一次听说那个秘密的时候,只是把它当成了无稽之谈,毕竟很多野老稗史都是靠这些吸引人眼球的所谓秘密传闻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正是有了这些骇人听闻的传闻,才能让人感兴趣。要不然在官方的大力控制下,诸多的野老们们怎么可能会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呢?不过,现在回过头来认真地想一想,那个所谓的奇谈怪论不一定是空穴来风,只是,那个传说中的可信度有多高?关于扶苏的下落一直都是个千古谜团,很多人知道他或许和那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君臣论!秦始皇作为一代英豪,会在自己南巡的开始就做出一系列的安排,这绝对在情理之中,虽然他迷信长生不老药,甚至奢望能得道成仙,但他不可能迷信到那种程度。他最想要的是秦王朝一代代传下去,就这样的心理来看,他对自己的后事肯定有妥善的安排。史料上虽然关于他的记载很少,但却并不影响他成为秦伟心目中的大英雄,所以现在的他开始逐渐相信这个传说。还有关于“正上道”这个亦真亦幻的组织,真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吗?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让秦伟陷入了无尽思索之中,他本意上真的很希望那些传言是真的,可一旦那些被他甚至是世上绝大多数都认为是谬论的结论,以事实的形式展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真的能接受吗?那个所谓的大秘密一代代流传下来,而且是以不为外人所知的形势代代流传,最终到了外公的手里。难道外公也是传说中那个“正上道”的人吗?还有,那些给自己打过来电话的人,会是外公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吗?他们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肯现身呢?
想到这里,秦伟再度回想了一下秦始皇陵所在的位置,几个月前,他曾经和一帮朋友浩浩荡荡地杀向了西安,不仅去了那个所谓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参观,而且也亲自去了秦始皇陵所在的临潼东5公里外的骊山脚下,方圆达50余里。据说秦始皇陵兵马俑所在的地方可能就是秦始皇陵的外围,是巨大陵寝的一部分。一个费尽心机为自己营造地下宫殿的人,肯定不会真的对长生不老如此的痴迷。秦伟开始逐渐相信,地下藏有神兵天将一类的绝对是无稽之谈,但地下如果真的藏有无数的珠宝,这种可能性是非常高的。想到这里,秦伟不由得兴奋起来,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世界各地的野心家蜂拥而来也是没有道理的,而那些利欲熏心的所谓专家们一再地想要打开秦始皇陵墓,除了极少数有偏执的想要研究历史的人之外,大多数的人只是抱着猎奇或是想独占那批珍宝的目的!还有,这样一来似乎外公和那三个神秘人物的死也能联系起来,而那四个人,极有可能正是和外公一样,是守候那个巨大秘密的组织。而那个诡异的人物,正是跟踪那个古老的传说,最终追查到了外公和那三个人身上吗?如果不是的话,他们怎么可能会知道外公的身份呢?
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秦伟再度停顿了自己的想法。其实“正上道”是在很多稗史里都会提到的神秘组织,“正上道”本来就是一个不确定的组织,但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叫法,甚至同一时期也有不同的说法。关于“正上道”的事实、文献还有谣言交织在一起,根本让人无法确信那些说法是真是假,最后成了文人吸引他人眼球的一种说法。唯一能肯定的是,那些人都和道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平世界里,他们多以修道的方式,很少有人会追求名利。但是在乱世时,他们就会挺身而出,替那些有雄心壮志的人出谋划策,在那些人成就霸业之后再功成身退。他们基本上都不是为了所谓的那些名和利,而只是为了保护那巨大的秘密不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