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这一阵子我太关心卫生保健了吧,很快我就收到了一些大臣的上书,大概是不理解我为什么如此重视医疗保健的事。为了能够让朝廷上下都能够理解我的意图,并自觉主动目的明确地协助施政,我下诏解释说如今的帝国辽阔无边,土地多而人口少,资源丰富而人力相对匮乏,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个华族人的生命和健康。帝国经济形势很好,科技、工业的进步很快,我们进步的主要掣肘来自于人力的匮乏,而不是资源或者土地的不足。
可靠的医疗保健可以强化人民的信心,增强人民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强大的医疗保健的重要性毫不亚于强大的国防。可惜就像帝国工业技术的发展一样,医疗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时间的积累,原理性的跨越过后,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持续不懈的技术积累。这种技术积累需要固有的时间,即便投入巨额的金钱,所能带来的科技进步速度依然提高不了多少。首先,我们原有的激励科技进步的机制已经十分良好了,已经足以充分发挥帝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才智,在此前提条件下巨额的额外金钱投入所能达到的提速效果比较有限,其次,科技的发展是各种技术各种行业齐头并进的结果,除非是重大战略性科技进步,否则单单提升某一种行业,效果是比较有限的。身为皇帝或者国家领导人要懂得用系统的角度来看待技术的全面提升,不可偏废,不可偏好。尤其是对于一个大国而言,建立完整、庞大的科技工业体系更加不能够有所偏颇,需要高度的系统发展的认识。所以,虽然我投入了较多的资金用于研发医疗技术,但是我却不能指望只要大量的金钱砸下去明天就能研究出盘尼西林阿司匹林来。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虽然有人提出了疑问,但也有更多的人对我关注医疗事业表示了极大的支持。各地报纸上出现了很多评论员文章,极力推崇医生们的工作,赞赏医学家们的研究。与此同时,老百姓们也提高了对自己健康的关注,一些过去常常没有引起重视的疾病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克山病、大脖子病、血吸虫病、肺结核,等等等等,一时间充斥着各地的报纸和舆论。在这样好的社会,这样好的国家里生活,谁也不愿有个灾有个病。对医疗保健的关注将促使医生的地位获得提高并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立志学医。我相信在几年之内各地医学院一定会收到空前数量的入学申请。
三月份以后,有人开始在报纸上连载一些卫生小知识和保健小技巧。也有微生物专家在报纸上撰文讲一些医学新进展,文章深入浅出,大抵是一个科普的意思,真正的医学论文通常发表在《柳叶刀》(编辑部在陈国)杂志上,一般人根本看不懂。《柳叶刀》是一份严肃的医学学术刊物,最近里面的文章多是研究微生物的,不是寄生虫就是细菌,大概是近期显微镜技术又获得了一些进步吧。对微观世界的研究大大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就连一些王公贵族子弟也颇多对此感兴趣的。
七五三年四月份,北京郊区有一座较大型的水电战开工建设,据说设计装机容量能达到五千千瓦。这个容量虽然小得可怜,在这个年头却已经很不错了。这是北京周围第一项重大工业项目,具有相当的意义,因此我也去参加了奠基仪式。投资建造这座水电站的乃是一个大地产主家庭,不过经营者却是著名的豫州西门梓电气公司,建造者是一个海州的企业。
机组设备当然产自豫州,不过核心建筑队伍(不算那些打下手的小工)来自海州。虽然容量很小,但我是皇帝,我倒也可以指望在两三年之后给禁宫装上电灯。目前禁宫的燃料和取暖照明主要依靠水煤气和蜡烛,少量依靠木柴和煤,水煤气来自天津,并且掺杂了一些经过净化的沼气。由于过去我们要依靠砍柴获得燃料供应,因此大城市近郊的林木很容易被消耗掉。而很多地方是禁伐公共森林的,因此人们只能通过向农民收买秸秆或者捡一些枝条来烧火做饭,当然,更多的人则选择利用者沼气。帝国人很早就有了修筑粪窖兼堆肥的习惯,只要稍稍改造一下就可以变成沼气池。通常这样的沼气池还会被当作垃圾堆使用,沼气产量不够的部分,则通过购买管道煤气加以补充。总算如今煤炭产量相当大,老百姓电灯烧饭的能源需求也不是很高,我们的能源供应恰能满足经济扩张的要求。一种新的,更加便捷的能源则是酒精。一些比较富有的人家会置备酒精炉在家,定期购买酒精。由于种种原因帝国的酒精产量比较大,而且还在迅速增加。
我们在酒精方面的生产已经有很多年,其间技术的改良和进步不计其数,而且酒精是比较纯的产品,其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复杂程度有限。相比之下,帝国人对石油几乎毫无认识,而且石油的加工需要较长时间的技术积累,一消一长之下,夏国人喜欢使用酒精也就不令人奇怪了。据我所知,很多人能够利用生物能源,也就是枯枝败叶、粮食、木材之类的东西生产出可燃气体或者酒精,在帝国农业空前发达的条件下,生产成本和规模都能满足需要。当然,用来生产能源的这些原料当然不需要质量好的原料,谁也不会拿千年古木来当柴烧,谁也不会拿大米来制造酒精。所需的粮食都是产量最大品质最差的粗粮,所需的木材都尽可能选择藤蔓或者速生树木,而且不需要它们成材。反正我的老百姓喜欢使用酒精,我是十分赞赏的。倘若石油仅用于生产石化产品而不是被当作能源来使用,那么两三千年里面恐怕既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环境污染,也不会造成石油资源匮乏这样的麻烦。另外,就石化产品来说,只要技术成熟,生产石化产品最终也无须依赖原油,所以,虽然看起来石油在历史上大型于世,但从本质上讲,这样东西对人类来说决不是不可替代的,对于工业发展来讲,起到的作用并不会十分关键,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有没有石油,对人类而言只能推动或者滞后几十年。相比之下,一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东西,比如小小的马蹬或者水车耕犁,对于人类的进步却能具有巨大的推动力,能推动历史前进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同样的,一般人或许会觉得回到古代应该带上军火或者财宝,却不明白小小的种子里面蕴藏着多么巨大的力量。
五月份我下令各州组织农产品博览会,工业产品博览会和艺术展览会,一起在秋后农闲时举办,以后每年都要举办一次。我希望人民能够通过展览会发掘一些具有特殊品质的良种作物、牲畜或者具有高价值或者高效益的工业产品和新发明。与此同时还要举行各种技艺的工业技术比武,农业技术比武,军事技术比武,就连琴棋书画也都举办比赛。每州的优胜者将被公费送到天津进行全国比武,私人也可以到天津参加比武,但要交纳较高的报名费。各州将根据自己的工农业特色举办自己的比武活动,不一定要开所有的展览。展览和比武的内容由各州郡议会确定,比如牧区可以评比良种牲口,农区可以评比两种作物等等。我宣布将为各种技术比武或者良种作物、牲畜的冠军授予崇高荣誉和丰厚奖赏。同时,我也将会看情况莅临一些比赛的决赛现场,为选手们加油打气。
这道奇怪的命令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人们从来没有想到天子也可以关心这些事情。就连百官也感到奇怪,有些官员上书说地方行政事务的负担已经很重,委婉地要求我撤销这一命令。我不为所动,只管强调这一命令必须执行。为了能够使这类活动尽可能削减其官方组织的色彩,希望能够更多的以民间组织的形式来阻止这种活动,我下令以后各州应该建立农会、牧业协会或者商会,工业行会等,并以这些民间机构来组织这些活动,官方只负责监督,不参与实际活动。据我所知,任何一种事业,只要是有利可图或者具有有利可图的潜力,并且是由官方所组织的,便必然会滋生腐败。我或者议会没有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快就建立起足够缜密的法律体系来监督和防止这种腐败,因此要尽可能削弱政府在这种杂务中的职能。腐败或许是不可能被消灭的,但对国家来说,腐败的直接损失或者被贪污掉多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旦腐败侵蚀了某一项事业,这项事业往往就办不好或者办不成了。因此,如果是对人民有利的,应该办的事情,那么应该尽可能让利益相关者也就是为这项事业努力的人而不是从这项事业收钱的人来办。
基于同样的道理,即便是医疗保健,政府也不要过多的插手,更加不可以给政府太多的插手具体事务的职能。因此,即便我们目前需要以国家力量官方组织进行医学研究,但将来还是要以民间医疗机构为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