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新曹操传

第九十三章 分封 下

新曹操传 天河 2126 2025-04-05 02:17

  三个月以后妻子和孩子们抵达北京,年迈的老父曹嵩听说我要登基也离开了南宫的安乐窝,正在赶来的路上。照例他既然是我的父亲,不可能儿子登基不给父亲封赠的,按照汉朝已有的先例我当封他一个太上皇。南宫要比燕宫漂亮宏伟得多,不知道他来北京会不会感到失望。

  鉴于河北地区的工业能力与经济实力和河南差得很远十年也未必赶得上,我并不急于现在就大兴土木建造禁宫等设施,只能先休养生息几年,帝国要扩张,总得先恢复国力才行,再说,现在帝国周围被开发过的地方都已经统一了,要开发新土地或者把军队投送到遥远的国度需要雄厚的国力基础和庞大的人口规模供移民,照我看休养生息十年似乎是必要的。好在我的整个人才队伍都很年轻,大部分将领和文官都只有三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就算休息再过十年对于将领和统帅也还是黄金年华。仅有皇甫嵩朱儁等已经年过五旬,年纪上稍微有些妨碍。当然,皇甫嵩的年龄正是我放心大胆地把中央军交给他的一个重要因素,除非我被刺杀,否则皇甫嵩绝不可能比我活得久,只要我活着,世上没有哪个人能夺走我的军队。

  孩子们到达北京,我一阵欣喜,我已经很久没有享受天伦之乐了,因为长年征战,也一直没有尽好父亲的责任,往往是在家呆上几个月,在外面就要呆一年,一些孩子难得见我一面,熟悉倭奴甚至超过熟悉我这个父亲。卞燕跟我谈起她已经有了九个儿子,不想再生了。我当然希望孩子越多越好,但也不想勉强她,便同意了。

  北京是一个空旷的大城市,土地平坦开阔,到处都是森林草地,永定河在城中静静流淌,浇灌着这里的一大片河滩湿地,湿地上往往都竖了牌子刻了榜文,写着将来这块地的用途。我徜徉在这依然具有原始韵味的森林中慢慢散步,偶尔还有云雀黑熊打破周围的宁静,一看到人便远远地跑开了。

  “陛下,你在想什么呢?”蔡琰挽着我的手,这样问我。

  “我?……我在想事情”我说,我还不太习惯“陛下”这个称呼,每每别人这样叫我,反应总要慢一拍。

  “我知道陛下是想事情。”文姬说,“在想什么?这么入神。”

  “我在想,真难以置信呢。北京。”我说,“北京居然这样空旷,这样宁静,这样好的树这样好的水。”

  “陛下喜欢就好。”文姬说,“我可不太喜欢,我看还不如定都西京(长安)呢,不会这样荒凉,人这么少。”

  我笑笑说:“文姬你哪里知道空旷的好处。土地仿佛是一张白纸,如果有人已经在上面涂抹过了,就难以画出美妙的画卷,就算是高明的画师画过一半,另一位画师来接替,也总是画不出好画来。倒不如另外用白纸重画的好。”

  文姬道:“可是我听说人们都是向往富庶繁华的地方,都讨厌荒凉和贫穷,如今陛下抛弃美好繁华的长安洛阳来到这个地方,臣妾实在不太想得通。”

  我笑笑,有些道理跟女人是讲不太通的,不管这个女人是不是聪明,我便闭口,不想再解释什么。

  文姬的长子曹海已经八岁,在另一边拉着我的手说:“我不喜北京,这里不好顽。”

  我说:“如何不好顽?你三哥哥(曹彰)就喜欢这里,天天打猎骑马。”

  “没好器物,没有好衣服,也没有好吃食。”曹海嘟着嘴,不太高兴的样子。

  小孩子就是这样简单,我淡淡地笑笑,正想说北京的好处,却听蔡琰正色道:“汝为王子,患德不立,学不成,何患无器物邪!”

  我看看蔡琰,只见她脸上作色,十分严肃,仿佛曹海犯了什么大错一样。我想起我素来强调儿子们生活要简单,思想要复杂,但曹海还小,贪玩贪吃本是孩子的本性,跟他做这种要求未免太早,便并不如何严厉管教,却不想蔡琰如此郑重看待这个问题。我刚想说他还是个小孩子,叫蔡琰不要太凶了,但做父亲的总不能当面否定母亲的管教,不然孩子以后就很难听从母亲了。

  曹海嘴巴瘪瘪,仿佛就要哭出来,蔡琰道:“我儿将来是一个皇子,注定了这辈子是要吃好的穿好的,你只管求学问,修德行,还怕有什么东西得不到么?”她是最正统最高阶的知识分子家庭出身,从小受到严格的正统教育,因此管教起儿子来,也是上纲上线,动不动就是立德修身齐家,我又不好反驳,心中怜惜曹海,看他眼眶里眼珠子滚来滚去,一脸哭相,却是忍着不肯哭泣,心中正在奇怪,又听蔡琰道:“不许哭!你父亲是万人之上的君王,没有哭鼻子的儿子。”

  我惊愕地看到素来慈爱温柔的文姬在这件事情上如此大动干戈,猛然想起以前曹昂也向她母亲要器物,刘氏就向我来要钱,而曹海要一点东西,文姬却如此严厉,听说卞燕也收到过类似的要求,也严词拒绝了。如今比较起来,曹昂的才能性情和曹丕曹植曹彰等人果然差距很大,看来就是差距在这母亲的出身和教育方式上了。在我不在的时候,妻子们各自养育子女,差距果然显示出来。卞燕并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她牢记我的管教方式,服从管宁的教育方法,和我们保持一致严格要求儿子们,而刘氏却是个无知无识不知大体的人,教出来的孩子也没有材料。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话果然不错啊。想起将来倘若皇子争储或者搞出什么党争的事国家不免遭殃,如今我也算得闲可以管教儿子们,这个教育问题必须要放到更高的层面上来。然而倘若我儿子们一个个都不食人间烟火与世无争,毫无相互良性竞争的意思,似乎也不太好,这真是值得商榷的问题。我没有把握能够教育好每一个儿子,在这种情况下恐怕还是要把一些不太成器的儿子长成以后封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免得在身边闹出什么祸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