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天涯海角
圣诞历778年四月,禁宫的石台铺到了五米高,已经渐渐能够显示出巍峨恢宏的气势。我每次从禁宫前面经过,都会忍不住眺望禁宫的风采。而北京城也同样变得日渐宏大气派,渐渐配得上成为一个大帝国的首都。几十万劳工和数千名建筑师两年多的勤劳和努力渐渐显示出非凡的成果,南来北往的游人和客商们无不赞叹这座城市的美妙与大气,当帝国的铮铮铁蹄践踏域外草原、高山和平地时,帝国的建筑师们也在为我们的家园而不懈努力着。他们建造了一座又一座的宫殿、城堡、庄园和一排排整齐漂亮的高楼大厦。就算是帝国的农村也已经广泛地采用石头建造一间间小巧精致的民居,间杂着富户们高大的厅堂。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妙的国家真让人心旷神怡,痛快地呼吸,痛快地生活,痛快地劳动和出汗。
人民的生活不错,而我却常常感到苦闷。管理国家是一件非常非常枯燥的事情,为了维护帝国的稳定和长远发展,皇帝必须顾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在采取任何一项政策之前,必须反复斟酌,权衡利弊,一定要让帝国里支持它的力量要比反对的力量大,而且不会破坏政治与社会的平衡。当我需要贵族地主们的支持的时候,我不但要让贵族们得到足够好处,但也要确保将来他们不会强大到对将来的社会发展造成极大阻碍的程度。当我需要士林名士和学者支持的时候,我必须要能够让他们心悦诚服,还必须要让他们不致于顽固到后来不能接受我的自然科学体系变成主流思想和学术的地步。除了物质上的享受和地位上的尊贵,当皇帝实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当然,要当一个昏君或者无为之君就比较轻松了。即便我拥有超越帝国两千年的智慧,和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相当深入地了解和体察,可以说已经很了解历史规律和社会动态,历史的不确定性依然会不断的戏弄我,会让我有徐庶之祸,河北之耻,会让我的科学家被实验室事故所伤害。当然,幸亏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祸患没有让一颗流星砸到我头上而葬送帝国大业。
后世有人说,科学技术乃是第一生产力。其实这只是对老百姓来说的,对于国家领导人来说,制度才是第一生产力(这倒不是我的创见,而是后世斯德哥尔摩学派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我的混沌政治经济学颇有渊源,也算是我的理论的一大来源)。因为对人类社会来说,只要对科学的探索和对技术的研究能够使之获得幸福,那么人人都会自然而然的去追求科学技术,并不需要领导人的鼓动和强调。只要制度合适,能够催生和适应社会的发展,那么不需要领导人过高的智慧才能来横加干预,像科学、经济这样的东西,那是本来就会高效率、高质量地自然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倘若制度不合适,即使领导人具有一些科技方面的预见性和高瞻远瞩的科学智慧,发展出来的科技、经济也只能是畸形和不全面的,并且最终将导致社会问题和政治动荡——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会自然而然地试图挣脱不良制度的束缚,变革整个社会秩序。从领导人的角度来说,试图让生产力自动地来颠覆和改善制度是不负责任的,更加负责的做法应该是不断地根据社会发展的程度而自觉地改良制度使之适应时代发展——前提是领导人足够睿智能够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对历史有足够的责任感。当然,最好的情况就是像我这样,领导人拥有了超越历史阶段的巨大优势,既懂得自觉地渐进地改革制度,也懂得对科技发展进行战略指导,这样的发展进步自然是异乎寻常的——况且我能够为我的子民赋予更高的科学起点,足够让我们的技术发展两百年也追不上。但作为代价就是我必须谨小慎微地对待一切社会问题,并且在这个资讯不够发达的时代,尽可能多地用我自己的方式来体察更多的社会现象和经济发展程度,其间所耗费的心力,没有人可以了解得到。
但如果说对我个人而言治国有什么快乐的话,那就是当我不断地看到帝国各方面全方位的进步而感到欣慰和满足的感觉。科技的进步、工业的发展、经济的扩张和健康运行、对外战争的胜利、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的崇敬,这一切都能让我欣喜开心。这不,这天我刚刚欣赏过禁宫的英姿,便收到一份让我舒服的报告,让我因为在北大给教授们讲解麦克斯韦电磁波方程带来的疲惫一扫而空——其讲义是我多年前就准备好了的,只是帝国科学家们接受的能力有限,不能一下子给他们讲太高深的东西,而此时已经合适了。我虽然写得出麦克斯韦方程,但其实所知不多,好在我只要开个头,告诉他们基本的概念和方程,科学家们自然会去充实和推演它,用不着我讲得太多。事实上我们的很多科学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我们的航海技术和规模已经达到了大航海的水平,加上大量水手和探险者不断地寻求海外的发现——尽管他们是为了求名,有人是为了求利,有人两者皆求——总之我们的航海事业突飞猛进,成果多多。有一支航海探险队从海外归来,告诉我在中南半岛以西的大洋(刚刚被我命名为西洋,因为在帝国的西面)上发现了很多的岛屿,包括狮岛(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非洲大陆、安达曼群岛等等,都还没有命名。大家都知道太史慈下西洋的事,他应该是最早找到这些岛屿的人,只不过他没有回来,所以这些岛屿的命名权应该归他,要不然就是由我这个皇帝来命名。我把马达加斯加命名为天涯岛,将好望角命名为海角。天涯海角,从此不但是帝国人用来描述遥远地方的一个形容词,而是两个确实存在的地方,而且离开帝国本土确实都足够远。当然对印度的海上发现也完成了,不过由于汉人早就通过陆路知道了印度的存在,因此这种海上发现的意义也就不那么大。
狮岛盛产蓝宝石,而且品质极高,而天涯岛也一样盛产这种东西,而且数量更多,只是品质稍微差了一点。更重要的是,天涯岛的气候温暖湿润,地理上也绝世而独立,堪称天府之国,而且面积达到近七十万平方公里,比十个青州还大,岛上仅有一些野人,而且都是黑人。黑人或许是由于智力上的低能,创造文明的能力极差,即使出现过那么一两个勉强算得上文明的国家,也只是毫不足道的破烂货。但他们建立文明的历史倒往往很早,比如建立古印度遗迹的达罗毗荼人,只不过成不了大器罢了。
我很喜欢天涯岛这块地方,很希望能利用和开发他,但事实上以我们目前的国力和扩张速度来说,能够把近一点的芳菲群岛和中南半岛开发充实起来就已经很不错了,况且还有一片毫不亚于中土的富饶的落英大陆还在等着我们去。因此上说我根本没有余力兼顾这里。这块土地和芳菲群岛一样,其实都是人间乐土,富饶美丽,只不过在后世的历史上它们的主人不懂得珍惜和利用罢了。这真是天不从人愿,谁让我的帝国根基太浅,国力未足呢。但转念一想,既然英国人可以把澳大利亚当作罪犯流放地,我也不妨把天涯岛做此用途。况且马达加斯加的地位很重要,倘若帝国在印度洋西部有一个巩固的基地,将大大有益于对整个非洲大陆和印度、西亚的征服。于是颁布圣旨,从明年起将所有流放犯全部移送到天涯岛,并且任命了第一任天涯岛总督叫做王琅,曾经是我早年的能干门客和家臣。我让他带着一千多人去天涯岛定居,并为建立流放场做准备,我告诉他将来犯人抵达天涯岛之后,除了建造船只和试图武装暴动之外,不必干涉犯人的任何行动,任由他们在岛上随意定居、劳动和旅行。帝国不负责流放犯的食宿,让他们自己在原始森林里自生自灭,但可以提供一些农作物种子,倘若犯人有什么需要用的工具,也可以通过总督府从中原购买。总而言之,流放犯不需要缴税,但他们需要什么外面出产的东西,都要以很高的代价来交换——总督府也可以因此得到维持自身的收入。由于不需要狱警看管,只要在唯一的港口建造不能被犯人攻克的城堡,就可以确保犯人们无法逃离该岛。我还下令将帝国监狱内所有的五年以上的在押犯统统送到天涯岛,刑期满了之后才可以回来。此外,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屠杀引起百年以后历史的非议,我让他把所有天涯岛土著捕获以后统统送到印度去当奴隶卖掉或者扔掉,这样至少罪恶会少一点。
帝国的徒刑很少,因为封建国家的君主们很不愿意浪费粮食养一帮闲人,毕竟在这个时代温饱就已经很好,很多穷人都追求不到,那样的话坐牢反而是幸福的事,因此更多地是判罚服苦役或者流放。但徒刑可以将罪犯控制起来,又不至于因为轻罪就将犯人处死,是一种很有效的惩罚方式。现在既然流放天涯岛一样可以达到惩罚罪犯,控制犯罪的目的,而且不用耗费太多的国家财力,因此我下令可以减少死刑判决,废除割耳朵、割鼻子、斩手斩脚、打屁股这样的肉刑,多流放,多判处徒刑。
废除肉刑的命令一下,居然是全国欢呼,各地太守都说废除肉刑百姓十分拥护,盛赞皇帝仁德圣明,就连贵族地主资本家们居然也很开心——他们最困扰的难题就是雇用不到人干活还必须付出高薪,而肉刑不但破坏劳动力,还要多费些社会劳动力来照顾这些残疾人(比如这些罪犯的家属),大大地破坏生产妨碍他们发财致富。平民们也很高兴,尤其是那些为穷困所迫弄一点小偷小摸常常被殴打或者可能遭受肉刑的人十分振奋。即使有少数人对可能纵容犯罪而忧虑,但看到社会上犯罪率并没有升高,渐渐地也没有什么声音了,何况帝国本来的犯罪率就很低。在人人只要迁居移民就有免费土地可以分到的情况下,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环境里,很少人愿意采用犯罪而不是劳动的方式致富。看来这个问题是我觉悟得迟了,早该慢慢废除肉刑采用更文明的刑罚才是。
王琅在五月份就带着我的敕命扬帆出海,他的旅途漫漫,也许这一去,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到中原了,这些人十分不舍,也有很多人不愿意出海,我只好采用高薪征募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天涯岛远离中土,路上光是坐船就要坐四五个月。做天涯岛总督并不受人羡慕,反而是一份陪着罪犯无期流放的苦差事,北京官场对王琅的这次提升一点都不眼红,居然也有人庆幸没有皇帝没有选到他。这种议论通过上流社会的层层传播很快就进到我耳朵里面,让人莞尔一笑。遥想日不落帝国当年,维多利亚女皇是不是也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呢?
把天涯岛的事情处理完毕,我把目光转向海角。这南非及其附近的安哥拉、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固然是世上黄金、钻石、铂金等贵重珍宝最多的地方,而且也是铬、钒、钛等战略金属资源的超级储藏地,煤和铁的蕴藏量也非常丰富。这样的好地方我当然不能放过,却奈何鞭长莫及。好在帝国的工业水平还没有发展到需要大量铬、钛的地步,这些东西才刚刚在实验室里被研究和少量提炼呢。对南部非洲的开发在四百年里面是不会有人来抢的,到也不必操之过急,但做一点前期开发的准备,投入一点很少的力量,将来就可以大大提高开发的效率,节省大量的力气,这倒是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