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大梦谁先觉
时间似乎得到了轮回,李治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刚刚穿越来大唐的时代,周围都是白茫茫的混沌,也不知过了多久,一道闪电霹雳,将他的神智劈醒,只不过,伴之而来的,却是周身一阵阵的麻痹,就连眼皮,都挣扎了两下,才勉强睁开。
刚刚清醒过来的李治,如今还浑浑噩噩,搞不清楚状况,也忘记了自己昏迷之前的情况,当然,也就少了一分劫后余生的欢喜,只是直觉的找寻着自己熟悉的人的影子。
“啪——”
一滴冰凉的眼泪,滴落在李治的脸庞上,他终于看清了,面前啜泣不已的,是西越。
西越怎么会在这里?
认出了西越,李治反而想起了之前发生的事情,自然也明白,按理说西越不可能在这里啊。
“皇上,昏迷了三个月,您终于熬过来了。”
西越哽咽着,想用手指去摸李治的额头,却终于停了下来,只是啜泣声更甚。
稍微的缓了缓,李治禁不住在心里泛起了滔天巨浪,三个月了,难道离自己遇刺,整整三个月了吗?
就如同大梦一场,李治费力的张开了嘴唇,以最低的声音说道:“怎么,都三个月了?外面怎么样?”
西越以为李治在问皇位的事情,忙道:“皇上依然是皇上,皇上龙体安康,众位大臣都忠心耿耿,怎么容得新皇登位。”
李治啊了一声,才想起皇位的事情,自己在昏迷之前,分明已经许诺,若是大行,以吴王恪为新帝,看来,即使自己昏迷了,大唐,还是没有放弃自己啊。
对于大唐的感情,李治早已经不是当年那种仅仅是对于这样的盛世的惋惜之情了,他已经深深的爱上了大唐的一草一木,而如今,听到这样的消息,他也禁不住高兴起来,自己毕竟没有白忙十年,终于算是得到了大唐民众的认可了。
“皇上,我这就去找太医来。”西越抹干了眼泪,才想起来这茬,忙站起身来,却被李治费力的阻止。
“慢,你先和朕说说这三个月以来发生的大事情,仗打的怎么样了?”
李治心念急转,还是决定先将情况了解清楚了再说,就算如今自己还是皇帝,可实权在谁的手中,西越虽然贵为皇后,但她的为人善良而懦弱,李治明白的紧,若是想蒙蔽她,实在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其实西越这个时候,也想多和李治说说话,见他阻拦,欣然坐下,想了半晌,才开口道:“皇上请放心吧,战事已经结束了。从皇上遇刺的那晚开始,战事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沈从将军在益州,让吐蕃全军覆没,俘虏了尽五万蛮子兵呢,就练禄东赞,都被抓到了。而吐蕃那边更是让人意外,李世绩就凭着那么点的人马,就将逻些城拿下,不过听说好像是因为逻些城内,有从云里应外合吧。吴王也没有辜负皇上的期望,将突厥人打的大败,如今大唐在北方的版图,已经延伸了千余公里,因为皇上沉睡未醒,所以吴王并没有攻击突厥的牙帐之地。”
轻松而简短的话语,让李治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随即怅然起来。
这应该是最好的结局了吧,李治听到这等好消息,心下却凄然不已。
这场规模浩大的战争,打的时间很短,而刚刚开始信誓旦旦亲征,却中途就被刺客袭击而归,大唐颜面何存,自己这帝王的颜面何存?听西越的话,我大唐应该是大胜,这本也是在意料之中,可为什么,自己还感觉有些恻然不安呢。
李治知道自己并不是因为没有拿下突厥的原因,毕竟一个吐蕃,就很让他意外了,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凭着李世绩,就能够拿下逻些城。他可以想象的到,当自己昏迷的时候,随着御驾的御林军等数万军队,肯定都会回转长安的,就算当时江夏王的军队没有回转,而是继续深入吐蕃,也并没有多少,看来,吐蕃实在是外强中干。
想了半晌,李治还是放弃了,毕竟自己死而后生,已经是天大的幸事,而如今看来,自己好了之后,还有很多后事要处理,这仗自然不能白打,拿下了吐蕃,对于大唐的利益,可以说是不可估量啊。
在大唐,对外贸易完全依赖于通往西域境外的丝绸之路,这条繁华的道路上,也不知有多少城池国家,拿下了吐蕃,大唐可以说掌握了沙漠以东几乎所有的路段,这对于如今极需外界养分的大唐来说,实在是雪中送炭啊。
时值一月,躺在床上的李治,已经能感觉到了一丝凉意,不过这个凉,是清凉之意。
李治本是北方人,所以即使是寒冬腊月,也不喜欢宫廷阁楼内太过温暖,这些年宫里伺候的太监们,也都拿捏住了火候。这样的气温,却是李治最最喜欢的了。
“西越,你去帮朕找唐风来,朕有话和他说,另外,朕醒来的消息,不准你和任何人说起,对了,杨雁呢?”
西越愣了一下,吃不准皇上是什么意思,不过回道:“杨雁,不清楚,没有见过她啊。皇上怎么想起她来了?”
李治心灰意冷,想挥手让她出去,但手上哪里有力道,只能努了努嘴。
西越临走的时候,向周围的侍女太监们吩咐了一声,显然是嘱咐他们,不准将消息透露出去,而且下了懿旨,不准任何人,包括太医在内,进入这内殿之中,一切都要等她回来在说。
显然,将西越扶上皇后之位,确实是明智之举,西越不会争权,但因为从小是在孤立的千机城中长大,有些主见,而且对于宫廷那些臭毛病,是一丝也无。做了这么些年的皇后,她在后宫的威望,可以说和李治是不向伯仲,而且如今皇上尚且昏迷,皇后说的话,自然更加重了几分。
西越这么一走,原本就有些冷清的内殿,显得更加凄凉孤寂。远处的太监宫娥,都因为皇后的命令,而不敢靠近伺候了。
李治不得不承认,时间过的实在太快了,这稍微昏迷了一下,竟然就恍惚间过了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也许并不算长,可在这三个月之内,发生了太多让世界都震惊的事件。吐蕃被大唐打垮,就单单这一条,就有很多非常棘手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今也不知怎么样了。将领军功封赏,治理吐蕃的人选,甚至是用了热武器所产生的后遗症,这些也不知到底如何了。
不过空旷的殿内,仰面看到的宫殿的顶棚上彩绘的壁画,鼻息内闻到的醒神香的香气,这些物质上最最高级的享受,还是让李治舒服了不少。
身上并不怎么疼痛,到是有些麻痹,李治也不清楚是不是因为太医给用了麻药的关系,不过应该不是,在自己醒来之前,应该是始终昏迷的,昏迷的人,不但不能用麻药,而且要让他一直疼着,说不定就能疼醒了。而自己若是不醒,显然就已经是植物人了。
很庆幸,在大唐这个还算清明,而且人人重情意的时代,少有人兴起叛逆之心,三个月的昏迷,任哪位英明的君主,也是危险的。国不可一日无君,就凭着这点,那些大臣,就有可能联合起来,推举出新的帝王。
李治在刚开始的飘飘然之后,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看来不太可能是自己的威望所致了。
李治心知肚明,就算他是秦始皇,昏迷了三个月,也肯定皇位不保,先不说那些盯着皇位的人,就是真心实意为大唐好的臣子,也不可能看着国这些日子没有君主。而不肯另立新主的,只有只对李治忠心的人。
而不能另立新主,恐怕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李治的认可,新主不可能真正的掌握大唐的江山社稷。
当初自己真的是有心将皇位让出吗?
李治这个时候扪心自问,却只能在心中苦笑的摇摇头,若是自己真心让出皇位,为什么不找唐风交代后事,要知道,大唐所有的重工业,已经很多秘密,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若是没有自己的亲自认可,唐风是绝对不会将这些秘密拖出的,除非自己已经死了。
看来自己还是舍不得这九五之尊的位子啊!
李治感叹了一声,却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这是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了十年的位子,为了大唐的百姓,他付出了太多太多,也许有人会说,皇上不就是每天享福吗,不错,后宫佳丽无数,皇宫内更是奢华之极,就算李治已经节俭不少,但比起普通的百姓,还是有天壤之别的。
但皇帝每天要干的事情,恐怕更多,奏章成山,皇帝却不可能随便画上几笔,不管是哪里受灾了,还是官员需要任免了,作为一个称职的皇帝,李治哪次都是认真的看完,不懂的地方,都会传来大臣,问个清楚明白的。这每一天,都会被堆积如山的奏折所填满。亲征,何尝不是李治逃避这些,而给自己寻找替身的想法呢。
胡思乱想了好长时间,李治都感觉自己又快要睡着了,殿外才传来匆匆的脚步声,只听见西越在外面高声道:“你们听着,任何人,不许入内。”
之后就是刀剑出鞘之声,想是外面已经守了几层的侍卫了。
而这时,数人踏入了内殿,李治无法转头,但听那脚步声,来的还不是一两个人。
等走得近前,最前面的人,托起了李治的手腕,李治这才看清,原来是阔别已久的孙思邈。
这老头,李治几次都想封他做官,他都推辞,若不是看在他发扬医学,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在大唐的医学事业上,李治早就办了他了。
不过孙思邈的医术,李治是不怀疑的,药王孙思邈在侧,他似乎心中也踏实了许多。
“皇上——”
只听扑通一声,不远处有人跪下,哽咽道。
李治笑了,不过笑着笑着,也有些凄然,叹道:“唐风,何必如此,朕如今不是好好的躺在这里吗。”
唐风的也是四十多的人了,本来听皇后娘娘说皇上醒了要见他,惊喜交加,几乎没有昏过去,如今听到皇上依旧响亮的声音,更是激动,咚咚的连磕了数个响头,竟然一时之间,无法言语。
李治心下感叹,唐风是唐太宗留给他最重要的人了,可以说在李治的心里,唐风比起朝廷上所有的老臣都要重要。在这个他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里,也许最了解他,知道他秘密最多的,就是唐风了吧,而李治也就只有在对唐风时,才能完全放下心中的警戒吧。
“皇上既然醒来,就已经无大碍了,不过这伤筋动骨,受了如此重的伤,恐怕没有个一年半载,是缓不过来了,而且这伤太重,怕是对以后——”
孙思邈摸了一会儿脉门,沉思片刻,说道。
李治笑道:“放心吧,朕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朕的福气,就是我大唐的福气,孙先生,这次多亏了你救命之恩啊,向来功劳,除了开国定邦,就是救驾最大,等朕恢复了,定要给您一块免死金牌啊。”
孙思邈年纪颇大,听得李治这番话,不禁碾着胡须,笑道:“皇上言重了,救皇上就是救了全天下的百姓,况且就是普通百姓,被我碰到了,也是要救的,免死金牌,就不必了,不过若是皇上能给一块让我随意查找些资料,调动少许人力挖些药材的令牌,到也不错。”
孙思邈说笑之下,站起身来,拜了一拜,又道:“皇上洪福齐天,如今龙体无恙,我在这里,代表全天下百姓,祝愿皇上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完,倒退了两步,站在一旁。
李治淡然道:“朕不必万岁,大唐万岁就可以了。”
其实众人都明白,
李治受伤太重,就算这次痊愈,也必定会为以后留下祸根,也许短寿早亡,是注定的事情了。
太宗皇帝戎马一生,不得长生,可唐太宗,又哪里受过李治这么重的伤。
不过显然李治对于这些,并不甚在意,在他看来,何时生,何时死,虽不能说是命中注定,但也可以说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了,毕竟如今还活着的他,就已经是上天的垂怜了。
李治轻轻吩咐了一句,西越轻轻走上床前,在李治的脑后,垫了一个枕头,又将李治的头,微微的转向外,然后转过身,对孙思邈打了一个眼色,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
如今内殿之中,只有唐风一人,还跪在床前。
“起来吧,朕既然挺过来了,以后的日子,就还多着呢,如今不是欢欣的时候,朕还有好多事情,等着你去办呢。”
唐风伸手将自己脸上的泪痕划净,他这一辈子,就从来都模样掉过一滴眼泪,即使太宗皇帝驾崩,他都是冷冰冰的一张脸,没有想到如今,却竟然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在皇上的面前,如此失态。
唐风也知道李治找他来干什么,当下也不犹豫,不等皇上问,就道:“皇上昏迷三月,这期间,吐蕃战事已定,禄东赞的军队全军覆没,茫松茫赞意外身亡,如今吐蕃可以说,已经纳入我大唐的领土之中,只不过因为皇上未醒,所以还未任命官员上任,目前只有江夏王在吐蕃平定局势。”
唐风顿了顿,又道:“另外,皇上昏迷的消息,并未透露,这三个月来,微臣私自以皇上的名义,发出了数道圣旨,召吴王,李世绩,沈从等人回京待命。这些人都知道详情,不过微臣还是假借圣旨之明,不准他们离京,不过他们也没有动静,微臣看来,都无二心。”
李治感觉自己的身体好了很多,吃力的点了点头,笑道:“做的好,就算他们知道我昏迷了,圣旨还是要遵从,看来都是忠心的臣子,不过唐风,朕昏迷的消息,外面肯定是流言蜚语一片吧。”
“皇上说的不错。”唐风冷笑道:“有搬弄是非的小人,自然有各种流言,刚开始的时候,有流言说皇上已经大行,臣只好假借祭天之名,用替身在长安承天门露面,请皇上恕罪。”
替身一事,极为敏感,本来李治肯定是有时候需要替身的,但替身比较危险,容易越俎代庖,所以以往的时候,没有李治亲口吩咐,唐风是没有权力动用替身的。
“算了,都是权宜之计,别的呢?”
唐风皱了皱眉头,愁道:“值得注意的是,北方突厥草原之地,虽然如今已经是大唐的领域,但突厥骚扰不断,似乎不甚甘心啊。”
北方突厥之地,自上次大战在吴王李恪手下失利惨败之后,退守千里,甚至有几个部落被打没了,如今大唐的边境延长了千里,却因为缺少戍边的战士和城池,被突厥人骚扰不停。
“哼,这些狡猾的土匪,等朕的身子骨好了,定要收拾了他们。”
李治不禁闷哼了一声,这一声,虽然声音不大,但其中蕴含的威严,却着实不少。